遠 見(小說)
發布時間:2021-03-16 | 發布者: 東東工作室 | 瀏覽次數: 次 “老薛,你來看,這不是你的學生于志強嗎?”我在飯廳收拾碗筷,準備清洗。在電視機前看新聞的老伴招著手激動的大聲叫住我,我趕緊放下手中的活,來到客廳。
只見省城龍杭市2020抗疫先進集體、個人表彰大會現場,隆重熱烈。和以往不同的是,疫情期間,每個人都戴著口罩,這個特別之處,正好帶來不一樣的風景。主席臺上,市領導正在向獲獎個人頒發榮譽證書。主席臺下,著少先隊服裝、手持鮮花的學生整齊列隊走向主席臺,向受表彰的抗疫模范,敬獻鮮花,行隊禮。手捧證書和鮮花的模范。揮動著獎品向觀眾致意。肩披“抗疫模范”字樣的大紅緞帶,站在左起第五位瘦高個頭、一身西裝、滿面笑容的中年男子正是于志強。
表彰大會在省市領導講話、頒獎儀式、獲獎代表事跡介紹后,圓滿結束。人們正有序退場,此時省衛視新聞采訪開始,第二個記者采訪對象就是于志強。他鎮定穩重,面對觀眾彬彬有禮、侃侃而談。美女記者銀鈴般的嗓音發問:“于總,您好。您作為全省建筑裝飾行業排名第一的佳欣裝飾有限公司,第一時間向武漢捐款人民幣100萬元,還向武大醫學院二附院捐助100萬元生活物質和食品,解決了醫護人員的燃眉之急。請問是什么力量促使您快速果斷的獻愛心。”
“當時看到武大醫學院二附院的緊急求援信后,我們想到:醫護人員在用生命救助冠狀病患者,我們不能讓白衣天使面黃肌瘦的去搶救病人”。
“你們建筑裝飾行業競爭激烈。一次性拿出200萬元。不怕別人說你們有作秀的嫌疑”。美女記者犀利地說。
“我們團隊當初組建時創業條件十分艱苦。經過十幾年的臥薪嘗膽、逆襲拼搏,不斷迎接挑戰、提高品質、品位和質量,贏得了客戶的喜歡和信任,業務量穩步增長,經濟效益逐年提高,為了回報客戶的厚愛和信任,我們選擇為疫區獻愛心來回饋社會”。小于的回答巧妙而心動。
“于總,最后我想冒昧的問您一個個人問題。聽說你中學時代,曾經是一個問題生,幾乎被學校勒令退學,學藝道路,也是磕磕碰碰。是什么原因?使您轉變成為今天的成功人士。”美女記者緊追不舍。
“這里要感謝我藝考時遇到的恩師薛青嵐老師。薛老師在我走投無路時收留了我,從而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”。小于深情地說。
當我聽到小于在電視記者采訪時,意外提到自己并且被認為我是他人生道路的恩人時,老淚縱橫,激動不已。老伴也受到感染,流下眼淚。當初小于迷途學藝,投靠我的門下。那一幕幕刻骨銘心的畫面浮現在眼前:
20多年前,我還是一位普通中學的美術老師。在當時應試教育背景下,美術老師地位低下,所擔任的美術課也常常被主課占用,有的美術老師被改行教其他副課;不少美術老師選擇跳槽或者下海;沒有跳槽的也不安心工作,有的外出找業務、搞設計裝修撈外塊;還有的開畫室、辦課外輔導班。我作為一位師范大學本科畢業生,向來自恃清高,不愿隨波逐流,樂得每天在家里看看書、畫點畫、搞一點美術創作。在藝考熱盛行的年代,學藝術的人成了香餑餑。本地有名的羅丹畫室三番五次邀請我,高薪給他們的藝考生上課指導,被我婉言謝絕。有些親屬朋友的小孩,讀不進書,他們知道,藝考文化分數低,考大學容易。于是就找到我,高二開始停掉文化課,專心學美術。我實在推不掉的,每年也就收那么兩三個學生在家里跟著我一起學畫畫。
初夏的一個晚上,我正在屋里輔導兩個朋友的小孩。這時我原下放知青點的好友,市文化館張館長,領著小于父子倆來到我家。我把他們讓進客廳,一番寒暄和介紹,賓主落座。小于卻沒有坐下,而是直接走進了畫室。他一會兒看看墻上學生的習作;一會兒站在兩個藝考生旁邊,看他們畫畫;一會兒站在擺放的靜物前細細打量。完全沒有求學者初次拜師上門的生分感覺。張館長指著小于的父親說:“于實貴是我部隊的戰友,他的這個孩子名叫于志強,比較調皮,學習不好,喜歡美術。原先分別在兩個畫室待過,因打架斗毆,被老師辭退。外面畫室人多雜亂,正好給了不安分的小于惹是生非的市場。我知道你這里人少清靜,你既是名師又要求嚴格,小孩放在你這里是最放心的。張館長不等我回話接著說:“請你不必有壓力?紤]這小孩難帶。不指望他考美院名校,能考上大學哪怕大專就行了。”
說罷張館長把小于叫到我的跟前說:“你過來向薛老師表個態。”
“老師,我喜歡這里,我會跟您好好學畫的。小于說話時,眉毛動眼珠轉。一看就知道是一個機靈、大膽、聰明的頑皮小子。我剛才注意觀察他的神情和動態。發現他是一個能動能靜之人,有與一般頑皮小孩不一樣的潛質?磥硭刹⒉皇遣豢神{馭的野馬,興許能調教成一匹千里馬呢!沉默片刻后我心中基本有數了。我對著小于說:“你對大家的承諾,我們都聽到了,你可要說話算數喔”。
送走客人,老伴過來一陣埋怨:“說好了不再帶新生,你還要收這個頑皮好動、喜歡惹是生非的假小子。你身體本來就不好,還要添加一個受氣包。你還要不要我們清靜安生嗎?”
“夫人請稍安勿躁,請你相信我。憑我20多年藝教經驗,絕對不會看走眼”。我十分有把握的安慰著老伴。
第二天一早,于志強肩背畫夾,手提畫箱,準時來到我的畫室。“老師您好!”
“你坐在這里,先作一下準備工作。”我說,“好的”。說著小于坐下,打開畫箱,拿出小刀削鉛筆。這可是一個技術活,大多數學生削出來的鉛筆,禿頭爛尾,難看毛躁。而小于三下五除二削出來的鉛筆,光滑勻稱、整齊好看。我本想這第一堂課就從如何削鉛筆開始,沒想到這小子一開始開頭就讓我吃驚不小。
乘他削鉛筆之際,我與他聊起他以往學習情況。從談話中我了解到,他是主動向父母提出想要學畫的。高二下學期早早停了文化課,經人介紹在文軒畫室接受啟蒙教育。這個畫室小人又多,學員臨時拼湊成班,基礎優劣參差不齊,還有不少是學校的問題生。上課前有時為了爭搶一個好一點的位置而大打出手。喜歡打抱不平,愛出風頭的小于拉攏幾個人稱王稱霸,欺小凌弱,一個多月后。在大多數藝考生及家長強烈要求下,作為孩子王的他,被趕出了畫室。
文軒畫室出來后,小于賦閑在家,父母工作又忙,好動頑皮的兒子整天呆在家里可把父母愁壞了。趕緊托人找到師大名校“紫羅蘭”畫室。該畫室為全封閉一條龍式的管理模式,環境條件雖好,老師也還負責,但學生太多。對他這種基礎差的同學,無暇顧及,更別說耐心指導。時間都給了基礎好、畫的好少數優等生。心高氣傲的他感覺到,大家都交了相同的費用,不能公平公正對待心有不甘。小于開始坐不住了,東跑西顛惹是生非,老師勸阻,他就頂嘴,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式,弄得老師下不來臺。幾個星期后,小于父親接到老師到來的電話,通知他趕緊來接孩子回家,說這樣的小孩沒法教!
了解了基本情況,我讓小于拿幾張平時畫室的習作看看。他從畫箱中分別抽出幾幅素描、色彩、速寫的習作。我翻閱后,感到幾分惋惜。其中找不到一張完整的正規作業,有的甚至就畫了幾筆。但從畫面中不難發現,他潦草,隨性的后面有一顆躁動不安,想追求標新立異的野心。這孩子莫非有現代藝術的見識和接觸?象他這樣的情況是同年齡藝考生很少見到的。
“你平常是不是喜歡看課外書?”我問他,“是的,我?纯苹檬澜、讀者和各種畫報,在書里,看過介紹畢加索、莫奈、馬蒂斯等不同畫派的作品。雖看不太懂,但我覺得他們都很有個性特點,我以后要做像他們一樣的大畫家。”看著他雄心勃勃的樣子,我想該給他好好上一課:“你了解世界美術發展和歷史,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能開闊視野,提高審美能力是很好的,但作為美術高考,檢驗的是基礎美術理論和扎實的技術技巧。這是一個需要艱苦磨練的長期過程,你說的那些大師開始也進行過嚴格的基礎訓練。你想學好美術,就要有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。”“好的,我一切聽從老師的安排”。小于點頭表示決心。
在以后的學習訓練中,我從基本的觀察分析、思考表現和藝術處理入手,循序漸進,很快扭轉他以往的盲目隨性的思維和方法,果然提高很快。在基本掌握整體關系的前提下,盡可能指導他充分細致地表現出形體的質感、亮感和體積感等。每次聽課,他都全神貫注,靜靜的分析思考。有時看到他在畫寫生時站在實物跟前,俯下身子反復琢磨,一站就是十幾分鐘。并不像其他學生那樣不懂裝懂。急不可耐,反復涂改,最后弄得一團糟。
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。然而一次意外的事故引起了我們不小的誤會。那天上午本應該八點鐘準時上課的小于,九點多鐘才姍姍來遲。而且滿頭大汗,臉上有被人挖出的血痕?吹剿@般模樣,讓我和老伴驚怵不已。師母問他是不是和別人打架,他搖了搖頭沒有回答。我斷定他一定是老毛病又犯了,可能是跟原來畫室的人打架闖禍了?吹叫∮诤髞硪恢弊谀抢锇l呆。我盤算著一旦查證發現他有打架的問題,我就會毫不客氣,堅決辭退。這時,電話鈴聲響起,我以為是小于父親打來的。一問對方是交通大隊。告知小于在路口追逐撞倒老人后逃逸的電動車司機,一番廝打后他擒住了肇事者并交給了交警,悄無聲息的走了。大家尋找見義勇為的人,正好有同學向交警提供老師的電話號碼。所以交警打來電話,代表老人及家屬表示感謝!通過這件事,讓我們看到了小于豪俠仗義和勇敢善良的一面。
小于雖有一些好高騖遠,但悟性較高,膽子也大,有時看法不同,敢于提出質疑,與我就一些問題進行探討,有時話匣一打開就口諾懸河。有些老師是不喜歡這種不安分學生的,他們時常會打擊挖苦學生,以維護自己的絕對權威。而我正是看中了他的與眾不同才愿意接受他的。只要他能保持這種積極狀態,科學訓練,將來一定前途無量。老伴對小于的態度,也由開始看不順眼,處處提防、小心謹慎到逐漸放松認可接受。她常說這孩子有主見、有思想。還特別講義氣,愛憎分明,對老師有禮貌,懂得感恩。
通過大半年的專業系統學習、嚴格訓練。小于參加了當年12月底的全省美術專業統考,來年一月拿到了專業合格證。又馬不停蹄地參加了7—8個大學的?。最后被華東工業大學錄取。大學畢業后,又考取了德國工藝設計學院留學,以優異成績拿到碩士學位后,毅然回到祖國的懷抱,在沿海開放城市龍杭市作了一名設計師。幾年來,他一直鐘情于意大利現代設計風格和理念。一舉拿下多個大型城市重點工程的設計項目,好評如潮。
“老薛,你在想什么呢?”老伴的問話,把我的思緒拉回到了現實。
我意味深長的說:“你當初埋怨我收留小于,如果大家都放棄他,就錯過了一個好苗子。也可能會使他成為社會的叛逆者,那我們就會感到愧疚。所以每個孩子都有他的潛能,老師要善于發現和引導他,他當時雖然學習成績差,但他知識面廣,社會經歷多,這為他成長成熟積累了豐富的人生經驗。你看他能在國家有難的情況下,挺身而出,奉獻愛心。體現了他的人格擔當,那些品格差、人格缺失、高分低能的書呆子,能指望他們給我們創造未來嗎!”
老伴說:“還是你有遠見啦!”老伴的夸獎讓我備受鼓舞。
2020年6月12日于上海